例題:人臉識別系統深度學習的數據越多,人臉識別的效果就會越精確。只要給予足夠多的人臉攻擊大數據樣本,機器就能夠自主地學習到偽造圖像或合成視頻中的________,最終就能得到對于這些攻擊的分辨能力。并且,隨著學習數據的不斷增多,深度學習系統也會一天比一天強大,讓各種各樣的“換臉”________。
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.弊端 無計可施
B.瑕疵 無所遁形
C.錯誤 插翅難逃
D.缺陷 束手無策
從“填入詞語形成一句通順的話”的角度,我們會發現A、B、C、D四個選項填入后好像都能說得通,很容易陷入糾結之中,既浪費時間,正確率也不穩定,但我們要是認真去讀文段,就會發現,文段中有很多關于答案的提示信息,找準文段提示,答案呼之欲出。
【答案】B。
文段中第一個空,意思應該是“偽造圖像或合成視頻”中的部分內容,那么是什么樣的內容呢?讀后文我們會發現,后文告訴我們機器通過這些內容能夠“得到對于攻擊的分辨能力”,也就是說我們的空缺處應該填入能夠體現出“幫助機器分辨偽造圖像或合成視頻”、即“分辨真偽”意思的詞語,理解了原文意思之后,我們會發現A項弊端(不好的方面)、C項錯誤(不正確的方面)、甚至D項缺陷(不完美的地方)都體現不出“分辨真偽”的意思,只有B項瑕疵(微小的缺點)能夠體現出“真偽”之間的分別。
同樣的,第二個空,應該填入“系統強大后”對“換臉”的影響,那么系統強大后對換臉會有怎樣的影響呢?從前文中我們可以知道,“系統”是在幫助我們“分辨真偽”的,而各種各樣的“換臉”是“偽”的表現,“系統”強大了,“偽”也就沒辦法裝成真了,故應該用“無所遁形(沒有地方可以隱藏形跡、身影)”,B項正確。A項無計可施(一點辦法也沒有)、D項束手無策(遇到問題時毫無解決的辦法)都用來說面對問題時沒有辦法解決,而文段中“偽”是“問題”、“系統”是解決問題的,與原文語境不符,排除;C項插翅難逃(被圍困難以逃脫)用來說被圍困難以逃脫,而文段中的“系統”是“變強”而不是“包圍”,與原文語境同樣不符,排除。
通過例題,我們不難發現,只要認真讀題,利用好原文中的提示信息,選詞填空其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難。換句話說,想要做對選詞,少想多讀是關鍵。
既然選詞填空是在考查我們的閱讀能力,那我們在復習選詞填空時,就要順應這種思維。建議各位考生,在復習選詞填空時,多做錯題,通過錯題思考正確答案為什么對、錯誤答案為什么錯。因為對于新題,文段比較陌生,我們很難形成閱讀敏感,但通過舊題舊文段反復讀,我們是可以形成閱讀敏感——也即正確的語感的。
同時,選詞填空還會考查我們對于詞語的積累,我們在復習備考時,同樣還需要注重對于詞語、特別是成語的積累。積累詞語時,沒有必要拿著成語詞典或者百度釋義死記硬背,多關注試題中的詞語,并且在積累詞語時要結合試題,利用好上下句和詞語的字面意思,著重記憶相近詞語之間的區別。這樣才能更高效的復習備考。
